SALLY说,我一共找过三次工作。
*一次是刚毕业的时候,孤身一人来上海,觉得找房子好麻烦,也很害怕,那时就想找个可以提供住宿的,于是就去了*一个给我发OFFER,并提供住宿的公司。
第二次是我结婚成家了,就想找个离家近的,待遇还可以的,于是就又换了一次,进入了现在的行业。
第三次是有了孩子,需要平衡工作与家庭,现在所在的外企给了我机会,属于自己已经熟悉了的行业,时间也比较宽松,于是就去了,到现在已经待了好多年。
SALLY说完自己找工作的历程,以及每次找工作的出发点,突然自语了一声:“住宿,离家近,有时间,我好像每次找工作的出发点,都是不太重要的东西。”
偶像引领,求挑战与发展
CICI说,我是师范学校英语专业的,所以*一份工作是从专业对口出发,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做了小学英语老师,我很喜欢做老师时备课、讲课的感觉。
但一方面因为小学老师收入太少,另一方面自己独自在外很孤独,于是回到了家乡,凭借英文优势,进入了一家待遇不错的外企,做内勤保障支持类的工作。
第三份工作,是因为我有点厌倦了小城市的生活,渴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于是考了MBA,到上海求学,同时,我特别欣赏的一位女领导,她是一位雷厉风行、干脆利索的销售总监,我特别崇拜她,想成为她那样的成功女性,于是便进入了现在的企业,成为了一名跨国公司的销售。”
“专业对口,回家乡,待遇,偶像引领,求发展”CICI说,这是我以前找工作的出发点。
兴趣和优势,定位瞄准出击
ANN说,我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,读大学的时候,参加了一个生涯规划的活动,通过这个活动体验了很多工作类型。我从自身优势和兴趣出发,确立了要进入现在所在的公司,一家世界*的快消品公司,从事食品行业的市场营销工作。
但毕业的时候,我未能如愿,于是曲线救职业,先进入了一家同行业的、小型的快消公司,两年后,猎头找到了我,把我挖到了我梦想的公司。
“生涯规划,职场体验,优势兴趣出发,定位、瞄准、出击”ANN说,这是我找工作的关键词。
学习行动改变,奔跑中调整
ANDY说,读书的时候,妈妈就鼓励我多做社会实践,多接触一些人,大学选专业时,我的理想是从政治,当大官,所以读了法律专业,并且在大学期间,去检察院等好几个政府部门实习。
可是毕业的时候,一方面,我没能通过司法考试,另一方面,觉得当公务员没意思,理想从当官变成了经商。
毕业后,*一份正式的工作是保险经纪人,学习了许多销售技巧后,觉得学得差不多了,便辞职,进入了一家财务培训公司做咨询顾问,又学习了一些金融财务的知识。
可是打工的日子,总感觉很不自由,缺乏价值感,于是辞职休息了一段时间,同时寻找创业机会。
后来遇见一位大哥,与他合伙创业做教育,一年多的时间里,建立了几个分校,但由于资金链问题,创始团队出现分歧,很后,我退出了团队,*一次创业失败。
此后,又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思考寻找创业机会和方向,受到工作坊“从你能做的,可获得的资源出发,结合自身擅长且喜欢的,寻找到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方向”这句话的启发,我开启了第二次创业尝试,以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尤克里里教学为切入点,开展儿童素养教育。
“从能做的、喜欢的、擅长的出发,学习、行动、改变,快速迭代,在奔跑中调整方向”ANDY说“这是我探索事业方向的关键词。”
橙梦说:“我无法告诉你们答案,但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两个智慧的人,他们的理论和看法,以及我的经历、感悟,你们可以从中悟出‘如何思考’的方法。”
*一位,是哈佛大学的教授,管理思想大师,克里斯坦森,给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很重要的一堂中的思想,这堂课记录在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一书中。
他提出了激励我们,给予我们工作动力的“二因论”,这个理论包含两种不同的因素:一是基础因素,即我们俗称的提供住宿、薪酬待遇、离家近、工作条件、安全保障、公司政策等;二是动力因素,即能学到东西,个人成长,有挑战性,获得认可,责任感,因为工作本身的因素让你感觉做了对工作有意义的贡献,动力因素很少和外在的刺激有关,更多的是跟自己内心和工作的内在状况有关。
基础因素不好就会给人带来不满,所以你必须解决坏的因素,确保你不会对工作不满。但与工作不满对立的并非就是工作满意,只是没有不满,工作满意和没有不满是两回事。解决了基础因素,它只能做到让你不讨厌这份工作。
克里斯坦森希望他的学生,能坚持住,直到找到能满足动力因素要求的工作为止,这样的工作会不断向你强调,让你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,既有趣又有挑战性,让你变得越来越专业,还有机会变得越来越有责任感。
当你找到具有动力因素的工作,你将爱上你的工作,让你每天一想到要去工作就兴奋不已,与那种每天一想到要去工作就心烦的感觉有天壤之别。
我们许多人把基础因素当做选择职业的首要标准,经常把经济收入看得很重。这样做的理由很多,例如经济压力、养家糊口、独自漂泊、没有住处,这些都有道理。对有些人,虽然这些工作待遇很好,但却不是自己喜欢的,缺乏工作热情,表现平平,随着他们收入增多,经济压力变小,便开始抱怨现在的工作,并意识到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的理由是错误的。
(说到这里,SALLY和CICI点了点头,表示认可。)
而另外一些人,他们选择工作的理由,是自己真正热爱所从事的工作,并干得非常出色。
(此时,ANN和ANDY笑了,表示对现状很满意)
职业选择三叶草模型
著名的生涯规划师古典提出的职业选择“头部理论”和“三叶草模型”,和克里斯坦森的二因论异曲同工,并提出了实施头部理论三原则:
原则一:从价值出发而非优势出发。
从价值出发,也就是俗称的选对行,我们首先要确保自己所做的事是能解决社会某个问题的,是有社会价值的,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,马鞭厂的马鞭造得再好,CEO再精明能干,也改变不了倒闭的命运。
价值的反馈能激发兴趣,而兴趣能强化能力,优势(兴趣+能力)是可以后面弥补的。
怎样找到价值呢?你可以从解决身边的问题,甚至是你自身的问题出发,发现价值。
例如古典在做新东方时,发现大家都很迷茫,毫无人生规划,他想解决这个社会痛点,所以创立了生涯研习社。
例如樊登,发现身边的人,收集书单却不读书,痛点是不知道如何读,读不进,或者没时间读,他想解决这个问题,所以创办了樊登读书会。
而我呢,其实是因为自己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迷茫,感受到了人生迷茫之痛,同时也发现身边很多人,也正遭受着同样的痛,所以开设了人生设计工作坊。
但一开始,我是没有开设工作坊的优势的,演讲能力差,课程设计能力也不好,相关理论经验都不足,这些都是后来在一次次演讲练习,一期期工作坊,阅读一本本书,慢慢发展出的优势。
原则二:考虑差异化优势
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成功模式,你还要考虑个人差异化价值观、兴趣爱好、擅长,找到你自己独特的优势区域。
例如,当我接触到人生设计的理念,就非常认同,觉得做人生设计,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同时我非常热爱阅读、思考人生、结构化架构知识,自学能力很强,有了这些基础优势,演讲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,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。很重要的,我热爱做这些事情,而且我经历过,能感同身受。
原则三:从身边能做的开始,抢占小头部,然后再是大头部
一开始,我能做什么呢,有什么资源呢?
我发现单位有免费的活动场地,且就在地铁旁,交通方便。于是我召集了身边的一些朋友来参加我的读书会和工作坊。我从解决身边的朋友的人生问题出发,帮助他们穿越迷茫,实现跃迁式成长,我首先帮助到的人,就是我老公,前文中的ANDY找到了他的人生方向和使命,他非常享受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