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爱情文章 > 正文

成也诸葛,败也诸葛

来源: 北部文学汇 时间:2021-08-12

成也诸葛,败也诸葛

我相信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所言“临表涕零,不知所云”是真的。对于后主刘禅,他既是老臣,又是长辈。一方面深感先帝刘备三顾之恩,托孤之重;另一方面对后主刘禅又有辅佑之责,教导之任,未尝一日离开左右。如今,一旦出师北伐,定非一日之功,正是“今当远离”,他十分担心,后主能否听取忠臣们的建议,能否公平地处理好宫中府中人员的关系,能否知人善用,等等。就像一个慈母,即将离家远行,留下孩子在家,万分不放心,叮咛再叮咛,嘱咐又嘱咐,拳拳之心,天日可鉴。

诸葛亮是千古贤相的楷模。对于刘备,他尽心辅佐;对于后主,他竭诚辅弼,生怕有一点差池,因此,朝中一切事情,事必躬亲,真正做到了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,就是为报先帝而忠后主。

然而,也正是诸葛亮的贤良,毁了蜀汉天下!对于蜀汉来说,可谓“成也诸葛,败也诸葛”。

刘备能成就一方雄主,建立蜀汉基业,诸葛亮居功至伟,一如当年张良之于刘邦。从当年的隆中对策三分天下,到出山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,正是由于他的谋划,刘备方能由一个不名一地的落魄皇叔,成就一方雄主,建立蜀汉天下。刘备去世后,他六出七擒,竭尽所能,直至病死于撤兵途中。高风亮节,万世景仰。

然而,蜀汉大业很终未竟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,是后继无人,民间有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做先锋”之俗语。事实上,蜀汉很大的问题,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继承人!而造成这种局面,诸葛亮难辞其咎。

后世多认为,后主是个弱智无能之辈。其实不然。当年刘备并非仅有刘禅一个儿子,但紧要关头,他把自己这一代人历尽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传给刘禅,这就是很好的证明!《三国志》记载,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:“射君到,说丞相叹卿智量,甚大增修,过于所望,审能如此,吾复何忧?勉之,勉之。”诸葛亮在《与杜微书》中评价刘禅说:“朝廷年方十八,天资仁敏,爱德下士。”这个“敏”字可说明阿斗并非愚蠢之人,不然诸葛不是有心讽刺了?《晋书·李密传》中也记载,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,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,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,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。还有一个例子,刘禅降魏后,整天吃喝玩乐,魏帝问他过得如何,他回答“乐不思蜀”。后人又以此垢病他的弱智无能;其实,这应该是他很聪明的保身之策了吧。相较李煜来说,他聪明得多!

既然如此,为什么后世人们认为后主无能呢?

刘禅的不幸在于,他前面有一个人太高大了,其光辉完全掩盖了刘禅的光彩。这个人,当然就是诸葛亮!试想在诸葛亮面前,哪个人不是一无是处,黯然失色!人们把关注把赞美都奉献给了忠心耿耿的诸葛亮,在他阴影里的刘禅,自然只能相形见绌,落得个无能弱智的下场。

更重要的是,一个人并非天生就是圣主英才,需要慢慢磨练,在不断的历练中,才能逐步成长起来。孟子说,磨练可以“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”。做为“皇二代”的刘禅尤其需要历练,需要在历练中增长才干,方能成长为一代贤明君主。

但是,诸葛亮没有给刘禅磨练的机会,朝中大事,他事必躬亲,根本轮不到刘禅处理。他事事都考虑得周全,处处都料理得完善,宁可自己累得吐血,也不放心交给别人——不是他专权,实在是他太为刘禅着想,太为蜀汉大业着想。他认为,自己这样做,才是为刘家尽心尽力,才是报先帝忠陛下,一片忠心,感天动地。殊不知,正因他的大才与勤勉,刘禅只有观摩学习的机会,而没有动手实践的可能。刘禅不是圣人,自己不用动手动脑就能坐享其成,何乐而不为?于是,一个聪明的世子,当了皇帝后,只能花天酒地,不然他做什么呀!没机会做事,就没可能成长为一代英主。

诸葛亮成就了自己的千古美名,却葬送了刘备辛苦创立的蜀汉大业。相信这决非他的初衷,但,这个世界上事与愿违的事,太多了。

 

 

西安较好的癫痫医院
国内儿童癫痫能治疗吗
西安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癫痫病

热门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