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哲理散文 > 正文

人不知而不愠

来源: 北部文学汇 时间:2021-10-14

人不知而不愠

【导读】庄子讲“小知不如大知,小年不如大年”,反而有种积极进取,力图获得更多的儒家精神。而孔子在次处说:“人不知而不愠”,无疑是非常达观的,以道家视之亦无不可。

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!  ——《论语.学而》

“人不知而不愠”,这是孔子快乐主义的很高境界。

因为我不知道,所以我不生气。假如有个人在你面前哇哇哇地骂你,你当然不高兴,你也要哇哇哇地大叫。但假如有个人在万里之外骂你呢?问题就不严重了,你任凭他哇哇哇,你自己压根不用哇。推而广之,如果有人在外星上骂你,那你还要感谢他哩:瞧,那么远都有人知道我!再远些,有人在银河系外骂你,你就不可能知道了。不知道的事等于没发生,想生气也没有理由呀。

孔子周游列国,被人当作大恶人阳虎围起来,孔子莫名其妙,也不想知道究竟为什么,他“弦歌不绝”,毫不生气,过不久自然误会消除,他干他的事去了。楚昭王要封七百里地给孔子做国王,后来因为手下阻拦没封成。孔子不知道楚昭王为什么要莫名其妙封他做国王,这个国王有多大,做了国王有多美,这些孔子统统不知道,这样,当有人告诉他“本来有件大好事要砸到你头上,但没干成”时,他就不失落。

“人不知而不愠”,真好!

其实也不是真正的不知道,而是不在乎,不在意。你不在乎,他还呼得了你吗?当然不能。孟子说他“不动心”,就是跟着孔子学的。孔子说他“四十而不惑”,又说“智者不惑”,当然他是智者。智者不是什么都知道,而是什么都不知道。守住自身,就不迷惑。守住固有,一切都有。知识要人的命,心灵的愉悦才是生命的灵粮。此粮非彼粮,而是来自上帝的真道,执此真道,则可一生真可乐也。

我们从老子那里学会了“无为”,我们从孔子这里学会了“无知”。两个“无为”、“无知”的人在一起就会谈得天衣无缝,可见他们无所不知。这种“无知”不是自欺欺人,而是真实的言说。

庄子讲“小知不如大知,小年不如大年”,反而有种积极进取,力图获得更多的儒家精神。而孔子在次处说:“人不知而不愠”,无疑是非常达观的,以道家视之亦无不可。孔子是老子的传人,其实他说的与老子没什么两样。老子“无为”,孔子则把“无为”变成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。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就是“为不为”,也就是“为无”,做事追求零结果,零效果。不求得失而求均衡,不求胜负而求和谐。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,已是道本身。

孔子以不知为乐,以无知为荣,正是他晚年成圣的真实写照。孔子说他“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。“从心所欲”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“不逾矩”就是该干什么才干什么,不打破既有规矩。就是以“无为”为“为”,以“无知”为“知”。与其生活在别处,不如诗意地栖居在此处。孔子说的君子“不知而不愠”包含一个重要启示:我们不要只在知识上满足自己,更要在精神上满足自己,这样才会快乐,才不会被“以有涯随无涯”的问题捆绕。管他涯不涯,如果有条船,我就在水上睡觉。如果是在岸边,我就在石头上睡觉。

孔子说: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”,就是要我们从精神上、感觉上把握世界,不要只见一木,不见森林。

【责任编辑:男人树】

儿童癫痫早期症状
郑州比较好的癫痫病医院
北京治疗癫痫病*医院

热门栏目